超9分钟!央视《朝闻天下》长时段关注中山

浏览:136次

2024/05/25发布

  5月22日早上,央视CCTV-1《朝闻天下》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以9分钟的大篇幅报道中山。关注我市企业在追求转型发展中不断挑战自我,政府不遗余力搭平台、强服务、促发展,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这里强强联合,在固本兴新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以灯饰、家电、服装等传统制造业起家的广东中山,一度被称之为“广东四小虎”之一。央视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这里,发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当下,中山的制造业正在发生新变化。

图片

机械手高速运转、不同规格的板材精准分拣、按订单自动出库......这是我国首个板式定制家具全链条无人化生产的智能工厂。产线负责人告诉央视记者,一套个性化家具从原材料上线到产品出库,最多只要4个小时,家居的个性化的需求更高了,更新迭代也更快了。

图片

企业下定决心要打造无人化智能工厂可无先例可寻。花巨资买来自动化生产线,但却卡在了控制系统上。企业负责人说,国外确实有这样的系统,需要3,000多万欧元,但觉得太贵了。因为整个设备的投入,在当时大概在两亿元。这家家居制造企业在最初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山市众多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所要面临的共性问题。

图片

中山市有8万多家工业企业,纺织家具灯饰五金等传统产业,占到了七成;并且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而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不敢转、不会转、没钱转的困境,该怎么办呢?继续来看央视记者的调研。

图片

目前,中山全市有超过七成的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央视记者发现,中山搭建了厨卫电器产业集群大数据平台。通过这些平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平台,中山市工信部门可以动态掌握企业和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加强行业引导,实现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

图片

针对企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中山打造了为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进培育100多家智能化制造数字化管理的软硬件服务企业,组建了70人的转型诊断专家队伍,为企业提供免费诊断服务,和一揽子智能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

图片

有了解决方案,市财政5年拿出5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山还联合11家银行,开展数字化贷款贴息。市财政对数字贷实行全额贴息,有效降低企业的转型成本。政府不仅在资金上给企业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荐了行业内一些先进的自动化设计公司,和一些高效的专家的资源。

图片

顶固最后用了2,000多万元人民币,不到国外采购1/10的价格,在国内首次自主研发成功了柔性定制无人化智能生产线的控制系统。生产线的投用,让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30%,差错率从15%下降到8%。

图片

除了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根据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广东中山全市有3,036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六成多。具体到今年的1至4月,中山有26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了62.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7%。

图片

目前中山拥有世界级“灯塔工厂”一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省级以上项目32个,国家级两个;建设28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累计带动8,500多家企业上云用平台,加速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图片

在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同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各特色产业集群,中山市还提出集中优势资源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图片

这家看似不大的光电企业,是中山自己培育孵化的一家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离子源设备。去年底,他们的产品线实现了从零部件到整机装备的突破,开始大批量生产出货,他们的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图片

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所研发的离子源设备属于高能量粒子装置,主要应用在原子级跟纳米级的超高精度的极端加工制造领域。经过这几年的积累,实现了从精密光学到光通信、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领域的突破。

图片

央视记者在中山采访时发现,很多像博顿光电这样,走在科技前沿的光电企业在中山孵化。这家企业生产的纳米级光学镜片,磨压机首次实现了国产替代。

 

那么,中山为什么会聚集这么多光电行业,全国领先的企业呢?带着这个问题,央视记者来到了中山国家级高新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布局高能级、高价值的光电信息产业链。

 

“这就是我们新的招商目录,里面我们新增了光电设备、新一代光电元器件、光电显示、光电软件、激光应用等新的领域”,工作人员介绍,依靠中山的制造业基础以及区位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光谷”。

 

工作人员告诉央视记者,中山早在10多年前就引进培育了上百家光电企业大多生产传统的镜片镜头等设备,是全国三大光学冷加工基地之一。在成像和光电子产业细分领域,占全国市场一半份额。
 
但同时也面临着企业大多规模不大、产品多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附加值不高、利润大头被下游厂家拿走了。如何走出产业发展困境,中山选择了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中山光电协会会长龚俊强也经营着一家中山光电产业的龙头企业,他告诉记者,协会正在引领全市300多家光电企业,加速与人工智能、元宇宙机器人空间通讯等新领域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

 

中山市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速技术落地,形成新兴产业。中山投资10亿元引进新型研发机构,组建了光电、生物纳米检测与制造,可视化3D装配与数字孪生,未来光场与智慧城市等18个科研实验室。

 

在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涂格科技公司是中山市引进长春理工大学孵化出的高科技企业,目前正和中山市的风电无人机企业联合攻关。通过3D打印,生产企业急需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长春理工大学教授王菲介绍,中山是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中山为校方提供了研发的基础条件以及孵化所需的资金,所以学校选择落户在中山落地孵化。

 
今年中山市将投入35.4亿元,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高新技术企业超3,000家。
 

央视记者在中山的调研中

感受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企业在追求转型发展中不断挑战自我

政府则在不遗余力的搭平台

强服务、促发展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这里强强联合

在固本兴新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信息来源: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