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力挺制造业当家 助力珠江口东西岸融合发展

浏览:423次

2023/09/18发布

  9月,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广东中山召开。跨越山海,两岸同胞齐聚中山,共谋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为海峡两岸进一步凝聚民族精神、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增添动力。连日来,一批批台商组团考察中山、落地投资,更多人看到了中山“近悦远来”的营商新环境,为中山经济注入新活力。

回顾上半年,经历转型期的中山积极推动经济增长重回正轨,全市GDP同比增长5.5%,增速排名珠三角第二。数据显示,经济“回血”得益于产业“造血”,以及工业经济强韧的支撑作用。1—6月,中山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0.8%,增速排名全省第二,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冲刺下半年,“老支柱”强韧,“新动能”也开始发力,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的中山迎来机遇。中流击水当奋楫,中山坚定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商环境改革、制造业当家等八大重点争一流、创一流,力争用十年时间,实现GDP、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再造一个“新中山”。

培育“新舰队”

扬帆驶向万亿新蓝海

今年初,风电巨头明阳集团在中山签约落地150亿元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计划投资氢能产业园等高端装备制造项目。一个月内,聚焦新能源,三花集团再次投资30亿元,计划在中山建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配件生产基地。

5月24日,中山市人民政府、明阳集团与全球氢能设备领军企业诺曼艾索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家企业计划在中山建立合资公司,构建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价值链。

7月31日,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收购广东建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计划在液氢产业链纵深发展。

上半年,中山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725.8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新能源产业表现亮眼。1—6月中山风电设备生产加快,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7%。从明阳集团到三花集团,从诺曼艾索集团到中科富海,一批产业项目“抢滩”落地。新能源领域,正是中山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道路上的一个伏笔。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近年来,中山不断集聚明阳集团、大洋电机、中科富海等一众新能源领域领军企业,瞄准万亿新蓝海氢能产业,加快补链、延链、强链以及产业配套建设,强势引领“新舰队”完成产业整合升级。

冲刺“下半场”,中山将氢能产业作为“弯道超车”的重点产业之一。全力推动行政审批改革,中山让重大项目“超常规”快速落地。8月11日,定位打造全球最大新能源及微电子材料生产基地的新迈奇大湾区生产总部基地项目短短半年内在中山落地动工,比常规用时压缩一半以上。

为大项目腾挪空间,中山统筹规划约2.8万亩的西部新能源产业园,围绕新能源及产业装备研发、生产,重点引入新能源中的制氢、储氢、运氢、加氢装备、风能、太阳能等细分领域,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为制造业“解渴”

腾挪工业用地2.4万亩

“对我们这些实体企业来说,‘工改’就是一场及时雨。”创业16年的企业主杨志亮于今年7月在中山低效工业园改造园区“外沙科创城”,购下一套属于自己的厂房。外沙科创城的销售总监张淑梅说:“许多企业家通过互相介绍来到中山购厂,入驻低效工业园改造后的新厂房。”

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山实施低效工业园改造(下称“工改”),创造的连片产业空间不仅让中小制造企业有更多机会购厂置业,还吸引了制造业巨头的目光。4月9日,“厨电龙头”华帝股份的厨电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园项目在小榄镇永宁社区连片“工改”地块奠基;4月15日,广东明阳电气增资扩产项目在中山市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横门工业区的“工改”地块正式开工。

截至今年8月底,中山通过“工改”拆除整理超2.4万亩低效工业用地。这些土地不仅为缺乏发展空间的制造业企业“解渴”,更有效引导企业通过增资扩产,开展以扩大规模、提升效益为主要方向的技术改造。

在上半年的中山工业投资数据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5.1%、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7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3.9%。借助“工改”,221家本土企业实现增资扩产甚至转型升级,更拉动了投资需求,为全市推进制造业当家带来强劲动能。

走进下半年,中山更坚定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8月以来,中山全面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加强、政策措施向制造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

8月4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推动中小微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突出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发展战略,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助力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既要“大象起舞”,也要“蚂蚁雄兵”。中山出台新政扶持中小微企业,力争3年新增1500家规上工业企业。“梯队培育”之下,中山计划推动大型企业顶天立地、中型企业承天启地、小型企业铺天盖地,助力筑牢制造业当家根基。

跨越珠江口

企业向中山投出“信心票”

6月11日,历时5年建设的深中通道实现全线合龙对接,正向2024年建成通车的目标全面冲刺。深中“硬联通”提速后,6月28日,2023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迅速举办。大会上,珠三角首个跨越珠江口的合作区——深中经济合作区亮相,吸引了百余家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齐聚深圳宝安。

随着深圳与中山两座城市交流互动逐步紧密,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聚势谋远、协同共赢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中山也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越来越多企业将“信心票”投向中山。截至7月中旬,中山全市招商项目签约投资总额已达757.9亿元,较去年增加84.4%,工业项目投资占比达到78.88%,10亿级项目签约19个。部分镇街实现了近10年首宗投资超10亿元项目的突破。

项目“引进来”并不是完成时,关键在于要留得住,发展得好。

对标深圳营商环境,中山一直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全市改革的“头号工程”。下半年开始,中山围绕提高审批效率,围绕深中跨城通办集中发力,打造深中体验“无差别”的营商环境。

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赵湘介绍,到2023年底,深中融合互动专区的服务事项将拓展至100项,实现深中两地服务事项“指尖通办、无感漫游”,让跨城“无差别办事”的营商环境成为中山的“金字招牌”。

9月7日,记者走进一家落户中山翠亨新区的产业园区——中山生命科学园,发现这里已招引落户企业超30家,在谈项目超过200个,其中超七成落户和在谈项目来自深圳,呈现出“深圳总部+中山基地”的模式。

随着深中通道加快建设,一座有形的桥梁即将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接下来,中山将加快“深圳总部+中山基地”“深圳研发+中山转化”“深圳链主+中山配套”的产业协同方式有效落地,为珠江口东西两岸从“硬联通”走向“软连接”乃至“一体化”率先作答。

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通讯员 郑龙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