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 共谋未来 | 台商台企逐梦中山迎来发展“黄金期”

浏览:385次

2023/09/12发布

1988年,中山市成功升格为地级市。这一年,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落户中山,成为落户中山的第一家台资企业。

时光荏苒。35年来,台资企业在中山这片热土上蓬勃发展。据统计,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420家,投资规模超1000万美元的有103家,其中超亿美元的有8家。

数字背后是中山在营商环境、产业空间,人才集聚、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持续提升的最好写照。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目前,中山坚持制造业当家,打响转作风、“工改”、治水三大攻坚战,结合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把握“双区”建设机遇,为台商台企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更美的生活空间,更好的产业载体、更舒适的人才环境……

2024年深中通道竣工在即,南中城际如火如荼建设,深中城际持续推进……交通建设激活湾区腹地,“轨道上的中山”加速驶来。更便捷更高效的“中山号”正开往春天,以崭新姿态融入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面对新机遇,在中山的台商台企迎来了发展“黄金期”,中山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台商才俊,跨越山海,奔赴中山,约定未来。

2023年3月3日,台商在翠亨新区考察投资环境。(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冯明旻 摄

 

激发内生动力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我们起立,用掌声来感谢中山市委、市政府!”

“谢谢!这是对党委、政府及全市各级党政干部的鼓励,我们继续努力!”

今年2月7日中山市两会期间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政企的一番简短对话,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这是源于中山企业家对过去一年中山营商环境变化的致敬,源于对中山干部队伍作风的肯定。

今天的中山正在发生一系列的新变化。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竞争力。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中山改革的“头号工程”,并出台了《中山市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编制了《中山市2022年度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从企业开办平均时间压缩至1小时左右,到不断刷新“拿地即动工”项目落地速度;从全力推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构建“一环、三带、多节点”市域公园与绿地体系,到科学治水,全面推进城污、农污、小区改造、工业区改造、农业面源治理、城市面源治理 “六污同治”;从落实“人才23条”新政,到全面提升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中山对标深圳等营商环境先进城市,持续推进“头号工程”落实落细、见行见效。

中山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山市在企业开办“一网通办”“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企业注销“一网通办”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不断缩小与深圳的差距,企业开办各类事项已实现100%网上可办。此外,中山市各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均设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治“疑难杂症”,让群众感受到他们的事“能办成”“不难办”。在全市23个镇街建设现代化政务服务大厅,100%配备“粤智助”政务服务一体机、企业开办、不动产缴费自助打印、综合办税、安全生产等智慧终端。

东区街道政务服务大厅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资料图)记者 余兆宇 摄

为了重塑产业空间,中山坚决扛起制造业当家重任,从春争日到夏争时,中山“工改”马不停蹄,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把一场“空间革命”写在了中山大地。中山通过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不断拓展承载空间。从2022年初“工改”攻坚战打响算起,中山已累计拆除整理了超2.2万亩低效工业用地。“工改”同时,中山在规划层面推动超5500亩商住用地调整为产业用地,推动“住改工”,为产业腾空间、重塑中山产业新格局,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企业增资扩产是最好的招商引资。”市委书记郭文海在多个场合强调了服务企业增资扩产的重要性。一年多来,系列项目落地动工的提速、一批批政策工具箱的完善、一项项审批速度的刷新,浇灌了中山产业再发展的新生态。

在产业新生态不断优化下,一批批台商台企满怀信心,踏上新征程。

 

美丽邂逅
台企实现新一轮大发展

8月4日,中山台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举行增资扩产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聚焦高性能半导体基材研发制造,总投资超32亿元,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关键的高性能半导体基材研发生产制造基地。

台光电子生产车间。记者 夏升权 摄

台光电子于2004年落户火炬开发区,明年将迎来二十周年厂庆。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高性能半导体基材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5G电子通讯设备、新能源汽车、AI人工智能等领域,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中无卤环保高性能半导体基材全球销量长期名列前茅。

当天,市委书记郭文海在签约现场说,台光电子是一家高科技企业,这次增资扩产的项目科技含量很高,选择落户中山,就是对中山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希望企业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力争早动工、早投产;也希望台光电子充分发挥半导体产业链“链主”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布局,积极推介台湾企业到中山投资兴业,不断放大产业协作效应,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中山。

中山台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庄欣颖表示,中山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营商环境,这是吸引台光电子增资扩产、扎根中山的重要原因。接下来,台光电子将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中山台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是台商台企在中山发展的一个缩影。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讯芯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台达化工(中山)有限公司、祥丰电子(中山)有限公司、中山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福懋兴业(中山)有限公司、中山华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得意电子有限公司……众多台商台企在中山不断发展壮大,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山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

中山“灯塔工厂”纬创资通。(资料图片) 记者 明剑 摄

多年来,台资企业在促进中山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提高技术创新及管理水平、增加财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和推进城市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台商台企已成为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力量。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坚定台商台企创业投资信心

“非常感谢政府有‘工改’的好政策,未来我们将会把联速两岸科创园作为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协力合作,共同争取更大的成绩。”2022年12月26日,在火炬开发区联速两岸科创园一期“工改”项目封顶暨二期项目动工仪式上,入驻企业代表中山汉通激光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晓聪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位于火炬开发区的联速两岸科创园将成为两岸青年人才、技术、项目交流平台。受访单位供图

联速两岸科创园地处火炬开发区核心区,是中山“工改”项目的产城标杆项目之一,将全面打造现代化高标准厂房,为中山“工改”开拓一条新的道路,为火炬开发区“工改”注入新的活力。

联速两岸科创园的前身,是一家台资成衣制造企业。“上世纪90年代父亲在火炬区设立了成衣加工厂。”青年台商张凯钧介绍,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环节陆续转向东南亚国家,中山工厂以设计、研发为主。2013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信息所的张凯钧并未选择坚守父辈们的成衣制造业,而是在父辈的基础上探索走上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

科创园改造前容积率为1.51。拆除改造后,将建成约1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建成后容积率提升到3.5,预计可容纳60家左右的中小型企业,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台资企业低效土地转型升级的示范点,为火炬开发区产业发展模式的跨越与升级增添动力。

一座城市只有企业发展好,经济才能发展好,城市才有希望。

今年大年初四,三乡镇台企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节后首个复工日。为落实落细“惠台暖企”行动,帮助企业夺取“开门红”,当天以伟强科技复工为契机,中山市委台办班子成员联合三乡镇相关负责人,向台商台企台胞致以新春祝福的同时,还召开了南部镇街台商新春座谈会。会上,台商代表齐聚一堂,畅谈了多年来投资中山的收获体会,并表示将抓住当前历史机遇,继续坚定在中山创业投资的信心。

也正是从年初四开始,中山市委台办分组分片区走访台商台企,转达上级台办和中山市委、市政府对广大台商台企台胞的新春祝福,并勉励他们要把握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与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国家平台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新一轮发展续写新辉煌。

当前,中山正处在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时期,离不开各方企业家的支持。唯有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才能坚定企业发展的信心,才能以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正是这种细致周到的服务,才能让企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市委书记郭文海在会议中多次强调,营商环境改革是中山的“头号工程”,全市上下要高效无私贴身服务企业,要坚定不移、无私高效地当好包括台商台企在内的广大企业的联络员、服务员和勤务员,支持台商台企扎根中山发展。

今年3月3日,《中山市支持台资企业增资扩产实现高质量发展金融方案》正式对外发布。同日,中山农村商业银行与中山市台商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山市台商协会获得100亿元授信额度,可用于“工改”、增资扩产、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而在金融方案中,不仅为台商台企量身定制了“工改贷”“招商引资贷”“数字贷”等特色鲜明的创新产品,更是能让企业享受融资额度高、贷款期限长、担保方式灵活等优惠和便利。如“数字贷”单个企业,最高可获贴息达3000万元/年。此外,《方案》还针对台资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以及“一站式”上门服务,致力打造“送贷进台企”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已有8家台资企业获批准信贷资金超1.5亿元,有效解决了台资企业增资扩产等方面的资金问题。

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中山市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就与台湾生产力中心、工业研究院等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借脑”的方式,帮助中山台商台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18年以来,全市还结合实际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山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惠台71条),推动台商台企创新发展、加快发展。

如今,这些台商台企已成为中山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正是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措施,吸引了台商台企落户中山,并坚定了他们在中山创业投资的信心。

 

深化经贸交流合作
打造台商台企经济合作高地

“‘工改’的政策福利有哪些?”“如何找准‘工改’项目融资模式?”“小微企业在坦洲的发展前景如何?”6月8日,30多名台商、台属代表走进坦洲,在座谈会上展开了热烈讨论。当天他们详细了解坦洲“工改”、产业发展模式,并走进华算圣马丁智造园,了解了园区的投资金额、改造模式、运营管理等。大家在交流合作中,对中山“工改”、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为后续交流合作探寻了新方向。

城市发展活力增强,离不开经贸交流合作。近5年来,中山企业赴台进行商务活动共计306批584人次,近200家企业与台湾方面有业务往来和合作关系;行业产业机构、商务经贸团体、知名企业家等团组赴台进行经贸交流,累计32批426人次。其中,2022年以来,为深化对台经贸合作,强“存量”、拓“增量”,全市台企积极启动工改、技改项目,意向总投资额逾38亿元,进行新一轮增资扩产,为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台企力量。

随着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中山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以台引台”“以商引商”,不断提升中山对台招商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建立产业招商合作机制,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高端医疗器械精密制造等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靶向招商,重点培育和提升既适合台资企业特点又适应中山产业需要的新型台资企业。也帮助有产业资源、研发技术和资本优势的优质台企,积极对接深圳优势资源,助力中山的台商台企以创新为动力提质发展。

2022年以来,中山突出高站位,谋划建设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突出重点、协同全面,促进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合作,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构筑新平台、作出新贡献。

一是加强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擦亮伟人故里城市名片。在实施文化兴城战略中,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作为桥梁,积极发挥其平台作用,建设好翠亨新区这个区域性的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精心打造更多有利于加快和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新载体新平台。

二是推动中山与台湾地区产业合作往纵深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充分发挥中山的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出台支持政策和措施,拓展深化两岸产业协作,推动台企创新发展,并着力招引一批高质量台企项目,鼓励存量台企增资扩产、技改创新,携手打造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产业集群。

三是打造高效服务台商台企发展软环境。深化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头号工程”,落实中山“惠台71条”等政策措施,优化台商投资项目落户审批流程,为台商投资兴业提供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坚决打赢低效工业园改造攻坚战,最大限度为台商台企在中山投资兴业腾出广阔空间。

四是打造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平台。持续创新台湾人才引进机制,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探索台湾同胞共建共享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建设海峡两岸人才社区、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园区等平台载体,创新扶持政策和措施,构筑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

目前,伴随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吹响,中山的台资企业呈现出一片抓生产扩投资、抢机遇谋发展的蓬勃景象,正实现新一轮发展、续写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