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各方,中山“工改”启动新一轮深调研

浏览:396次

2023/07/07发布

为全面加快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破解镇街“工改”攻坚难点、堵点,近日,中山市工改办启动新一轮“工改”系列深调研。6月29日,经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等前期工作,首场深调研座谈会在中山市三角镇举行。

调研组与镇街工改专班、村(社区)代表、“工改”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问需各方、问计各方,架起破解堵点的“直通桥”。据介绍,接下来,中山市工改办将在全市8个“工改”片区陆续开展调研和座谈会。

图片

“工改”深调研座谈会现场。  包蕾 摄

以“发现问题”为出发点

代表畅所欲言

 

座谈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调研组听取各镇街工改专班、村(社区)代表、“工改”企业等各方反馈在“工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下半场,调研组与具备改造条件但无改造意愿的企业代表座谈,听取企业诉求,凝聚共识。

“问计于基层,问计于企业。把座谈提出的问题带回去研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政策,才能形成闭环。”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改指挥部副总指挥陈晖东指出。

简短的开场白后,代表们轮番发言。

会上,沙仔村代表提出:“沙仔工业园里没有配套停车场,很多道路坑坑洼洼、难以修补,希望能借‘工改’完善工业园配套设施。”

“这个建议很好,也是我们需要做的。‘工改’提出‘片区策划’,就是要解决原有低效工业园布局混乱、配套稀缺的问题,未来在做片区策划时我们要注意充分保证公共设施配建。”

新平村代表紧接着表示:“如果要拆掉锌铁棚,里面的低效企业怎么安置?”

“企业腾挪安置是有奖补的,搬迁有补贴,租金有补贴。市工改办和镇街工改专班要用好这个政策,不让一家优质企业流失。”陈晖东回复。

个性问题不断抛出,改造中的共性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座谈上,“招商”是代表们提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

“我们本来有1万平方米的厂房,容积率调到3.5后增至3万多平方米,但企业产量不可能随面积突飞猛进,改出来的厂房也不一定符合其他企业需求。所以我想,政府能否帮助企业加大招商力度,改、招同步,利用好企业的厂房资源和土地资源。”

“我们也面临招商运营的问题,很担心厂房建出来后没有落地企业。在这一方面,企业也缺乏相关经验,所以很期待政府能组织招商会之类的活动,让我们可以挑选到适宜的合作主体,并分片区规划产业,更好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轮番发问后,中山市工改办各工作组负责人针对相关业务问题进行回复。“很多企业都讲到了招商的问题,我们其实现在也在谋划出台‘以房招商’的政策。比如说,有优质的中小微企业入驻厂房,并达到一定标准,政策就可以给予一定数额奖补。”政策服务组日常工作负责人黄钜枝表示。

“要协助招商,主动搭建平台。”陈晖东指出,“也要分产业类别对接企业入驻,了解产业分布,如什么产业可以重点在哪个地区进行招引,有的放矢。”

据悉,“工改”新招引企业138家,服务本土企业195家,明阳、华帝等一大批本土优质企业在“工改”中实现增资扩产。

以“找准症结”为关键点

深度与规模并重

 

“工改”深调研的推进,需要规模,更需要深度。在本次座谈会前,中山市工改办已采取问卷、走访等方式对企业、村集体和镇街工改干部开展对策性调研、跟踪性调研和解剖性调研,发放并收集1700余份调研问卷,了解受访人真实想法,用大数据推动“工改”工作开展。

事实上,大兴调查研究已成为中山“工改”的常态。中山 “工改”号角吹响以来,市镇工改干部频繁下沉调研,摸清“工改”用地现状、权属单位及改造意愿。随着土地整备亩数与日俱增,“工改”逐渐步入改革深水区,新难点、堵点的出现,对新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作为各项工作“基本功”的调研,要进一步深化细化,方能为“工改”下一步攻坚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决策依据。在此背景下,中山市工改办决定以打赢“工改”攻坚战役为最终目标,以完成2023年度既定目标任务为阶段性目标,开展新一轮深调研。

根据各街镇跟踪服务组分组情况,中山市工改办把全市镇街分为8个片区,在每个片区选取1个镇街作为主会场,分别组织开展调研。

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是中山新一轮“工改”深调研的目的之一。“‘工改’走过一年半,已进入深水区,为了做好接下来的工作,我们希望在深调研的过程里全面掌握‘工改’中存在的问题,听声音,谈对策。”陈晖东表示。

深调研既关注个体想法,也解决共性问题,通过深入挖掘影响“工改”攻坚战顺利推进的卡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力争“发现一个、解决一个”,真正做到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从而让调查研究成为村企、镇街干部反映问题的“发声筒”与解决问题的“直通桥”。

文章来源:南方plus app